1814  — 1843

馬儒翰

John Robert Morrison

十九世紀著名英國傳教士馬禮遜的次子,又稱小馬禮遜。曾作為譯員參與中英“南京條約”談判;並參與中文聖經的翻譯與修訂。

一、早年背景

馬儒翰(John Robert Morrison),1814年4月17日生於澳門。他是馬禮遜博士八個孩子中的第二個兒子。還不到一歲時,小儒翰就同他母親和姐姐於1815年1月離開澳門返回英國。五年後,1820年8月,他們又再來澳門。可惜不到兩年,也就是馬儒翰七歲時,他母親因病過世,於是他父親馬禮遜不得不將他送回英國讀書。在接下來的四年裡,他先後在曼徹斯特和倫敦的Mill Hill Grammar School接受教育。1826年五月,馬禮遜回英國述職後,馬儒翰便隨父親一起啟程前往中國。他從他父親學習中文,並在1827-1830年期間就讀於由他父親創建於馬六甲的英華書院。

二、翻譯與外交

1830年,由於東印度公司的英國商人急需翻譯,年僅16歲的馬儒翰就在廣州受僱為英商做中文翻譯,酬勞為年薪1200元。1832-1834年間,他又成為美國商人及外交官Edmund Roberts的私人秘書和翻譯,陪同前往泰國和越南。在此期間,他的中文和中國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實踐機會。1832-1833年,馬儒翰先後編撰出版了《英華曆書》(The Anglo-Chinese Calendar and Register for the year of the Christian Era)和《中國貿易指南》(A Chinese Commercial Guide)這兩本書。此外,他還協助裨治文主編的英文月刊《中國叢報》(The Chinese Repository),以及配合郭士立的中文月刊《東西洋考每月統計傳》(Eastern Western Monthly Magazine)。1834年1月,馬家印刷所搬到了廣州十三行的租屋中,由馬儒翰負責經營。

1834年8月1日,馬禮遜病逝,馬儒翰繼任了父親遺留的對華貿易監督中文秘書兼翻譯一職,就此也終結了他們家族的印刷廠事業。同時,他也捲入了1839-1842年爆發的鴉片戰爭的外交事務中,並在當時作為“居中”翻譯參與了《南京條約》的簽訂。

英國駐華商務總監雖然屢屢易人,但是每任監督都很信任馬儒翰。尤其是1836年上任的義律(Charles Elliot)對馬儒翰更加器重,他在廣州經常和馬儒翰商談,如何能夠重新開啟中英兩國間的貿易往來。當時,馬儒翰不但通曉中文,還精通中國的禮數,並擅長使用中國人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①

英方也確實給了馬儒翰發揮才能的空間,從1839年穿鼻海戰開始,英軍每次北上,都是由馬儒翰擔任首席翻譯,並且每次和中方交涉前,都是由馬儒翰先作為居中翻譯進行溝通。蘇精先生如此概述馬儒翰說:1840年英方第一次北征攻下定海後,馬儒翰繼續隨義律北上,負責和中方交涉。8月,英國艦隊抵達天津白河口外,馬儒翰奉派乘小艇向直隸總督琦善遞交公文,隨後又擔任雙方會談的口頭與書面翻譯。會談結束後,英方艦隊南下,途徑山東登州補給,也是由馬儒翰與當地官員打交道。同年10月,艦隊到達浙江,馬儒翰又陪同義律會見兩江總督伊里布,談判釋放俘虜與歸還定海事宜。從中可見馬儒翰在當時中英關係中所起之作用。②

1841年,馬儒翰又和另一位翻譯官羅伯聃(Robert Thom)參與了英國開拓從澳門到廣州的西江航道。當時有一位英國軍官寫道:這兩位翻譯官的語言知識和他們良好的判斷力,經常幫助到我們國家的人民,否則我們也許早已經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他們也時常減輕各樣的困難,包括戰爭本身所帶來的。1843年8月,時任香港總督的璞鼎查(Henry Pottinger)委任馬儒翰為香港議政局和定例局委員,兼代輔政司。

三、參與聖經翻譯

馬儒翰亦接續他父親生前在廣州所負責的教會事工,幫助那些因為歸信基督信仰而遭受政府逼迫的基督徒。他還參與修訂了馬禮遜翻譯的中文聖經,並且致信給倫敦傳道會要求繼續在廣州的宣教事工。1838年2月,他還擔任了醫療宣道會的記錄秘書。

馬儒翰對中文之精通,以及他在信仰上的優勢,使他成為裨治文意欲合譯中文聖經的最佳人選。1834年,年僅20歲的馬儒翰應裨治文之邀,與之合作修訂、翻譯聖經。但他們的合作持續尚不到半年,就因馬禮遜過世(1834年8月1日)而發生改變。馬儒翰因不得不接手父親的一些遺職,而變得更加的忙碌,無法投入太多時間在聖經翻譯上面。正當此時,麥都思和郭士立兩位宣教士加入了他們的聖經翻譯與修訂工作,馬儒翰則轉為協助和校訂的角色。最終於1840年,馬儒翰與麥都思、裨治文和郭士立三位牧師一起合作重譯的聖經在新加坡印刷出版。

四、最後日子

1842年,馬儒翰致函倫敦傳道會,建議將英華書院由馬六甲遷往香港,有說法是英華書院第七任校長理雅各牧師徵詢馬儒翰意見後,由馬儒翰出面致函予倫敦傳道會的,而英華書院於1843年由馬六甲遷來香港繼續辦學。

1843年8月29日,馬儒翰因身患瘧疾不治而死於澳門,年僅29歲,可謂英年早逝。死後與其父母和早夭的兄長葬於澳門馬禮遜教堂旁的基督教墓園內。

腳注

① Susanna Hoe, Derek Roebuck, The Taking of Hong Kong: Charles and Clara Elliot in China Waters, Curzon Press, 1999, pp 55.

② Haijian Mao, The Qing Empire and the Opium War: The Collapse of the Heavenly Dynas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ctober 18, 2016), pp 170.

資料來源

  • Manuel Teixeira (1984), “The Protestant Cemeteries of Macau, Bureau of Tourism of Macau”.
  • Susanna Hoe, Derek Roebuck, The Taking of Hong Kong: Charles and Clara Elliot in China Waters, Curzon Press, 1999.
  • Haijian Mao, The Qing Empire and the Opium War: The Collapse of the Heavenly Dynas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ctober 18, 2016), pp 170.
  • 蘇精著,《鑄以代刻: 傳教士與中文印刷變局》,臺大出版中心,2014年。
  • 莊欽永著,《“无上”文明古国:郭实猎笔下的大英》,新躍大學出版,2015年。
  • Starr, J. Barton. “Morrison, John Robert (1814–1843)”.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2004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etrieved 5 July 2016.
  • “Eastern Western Monthly Magazine《東西洋考每月統紀傳》”(in Chinese).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Taiwan. Retrieved 15 May 2012.
  • Bernard, William Dallas; Hall, William Hutcheon (1847). The Nemesis In China (3rd ed.). London: Henry Colburn.
  • The Chinese Repository(1843). Volume 12. Canton.
  • Sweeting, Anthony (1990). Education in Hong Kong Pre-1841 to 1941.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 Norton-Kyshe, James William (1898). History of the Laws and Courts of Hong Kong. London: T Fisher Unwin.

關於作者

陳睿瑜

作者系美國加州基督工人神學院道學碩士班學生,在李亞丁博士指導下撰寫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