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tw)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主頁 主頁
Mei lishi

1829 — 1895

梅理士

美國北長老會傳教士,在華從事宣教、教育和慈善事業39年之久,造福山東百姓。他是中國聾啞教育的開創者,亦是“山東大花生之父”。

  美國基督教北長老會

  登州

梅理士(Charles Rogers Mills)祖籍英格蘭溫莎市,其先祖西緬·梅理士(Simeon Mills)於1630年遷居北美;而其母系先祖湯瑪斯·羅傑斯(Thomas Rogers)則為“五月花公約”的第18位簽名者。梅理士於1829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加爾福德,先後就讀于德拉華州維明頓高中和賓夕法尼亞州伊斯頓(Easton)拉法葉高等專科學校;1856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新澤西普林斯頓神學院,隨即被布法羅長老教會按立為牧師。同年8月20日,梅理士與羅絲·麥克馬斯特(Rose Anna McMaster)小姐結婚;10月1日即偕新婚妻子乘船啟程來中國,於次年2月到達上海,從此開始了他在中國長達39年的傳教生涯。

梅理士夫婦在上海生活了5年,由於不適應那裡的氣候,遂於1862年轉赴山東登州(今蓬萊市)宣教,成為登州美國北長老會繼倪維斯(John Livingstone Nevius)之後的負責人,此後他在登州從事宣教、教育和慈善事業達34年之久,直到1895年去世。在此期間,他擔任登州長老教會牧師之職,除了負責大量堂會工作外,還培訓傳道人,開辦農村日校。經過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梅理士在登州建立起興旺的教會,擁有一所男子高等學府,一所男中和一所女中,一座醫院,一所啟喑學校。而啟喑學校的創立,則與梅理士的聾啞兒子有著直接關係。

梅理士夫婦來華後,共同生活了18年。梅夫人於1874年初在登州染病逝世,身後留下了4個年幼的孩子,其中的一個兒子3歲時不幸因病致聾。梅夫人病逝前,留下遺囑希望聾兒能夠受到特殊教育,也希望那些中國聾兒們都能夠受到同樣的教育。梅理士目睹自己兒子的不幸和痛苦,亦深切認識到教育聾啞兒童的重要性,遂萌發出開辦聾啞學校的念頭。但是,當時中國沒有聾啞教育的師資,他只好先將兒子送到美國紐約州羅徹斯特(Rochester)聾啞學校接受教育,在那裡結識了該校女教師安妮特·湯普森(Annette E.Thompson)小姐。因著孩子的緣故,湯普森與梅理士通信多年而生愛意,她對梅理士的出身、人品,特別對其虔誠的宗教獻身精神,十分欽佩,認為梅理士“為了他所愛的中國人民,無私地奉獻出了一切。”出於共同的信仰追求,以及對聾啞教育的熱愛,湯普森小姐毅然接受了梅理士的邀請,獻身於中國宣教,於1884年作為美國長老會的女傳教士來到煙臺,經郭顯德牧師(Hunter Corbett)證婚與梅理士結為伉儷,取中文名為梅耐德,之後便來到登州。

梅理士與湯普森的結合,使創辦啟喑學校的願望有了實現的可能。歷經兩年多的籌備工作,他們終於在1887年在登州正式創辦了“登州啟喑學館”,由梅理士自任館長,梅耐德擔任教員,另外還聘請了一位懂英語的中國人擔任助教。這是山東乃至中國的第一所聾啞學校。啟喑學館採用美國羅徹斯特聾啞學校教材和自編的《啟喑初析》為教材,用口語、手指語和手勢語教學,正式將西方現代聾啞人教育引入中國。

登州啟喑學館創立後舉步維艱。因為在此之前,聾啞教育在中國乃為聞所未聞之事,一般百姓對此不理解。那時大部分百姓的正常子女尚且都讀不起書,哪有人想到讓聾啞兒童受教育?而傳教士辦學教育聾啞人,更難免引起人們諸多疑慮。因此,登州啟喑學館開辦後,儘管不收學費,衣食全由校方供給,但入學者卻寥寥無幾,開始只收到一名貧苦木匠的兒子。最後只招來兩名學生:李三元和劉堂凱。事實上,在整個登州時期,總共也只有4個人入學。當時的辦學經費,由梅理士所屬美國基督教北長老會撥發。

梅理士對山東人民的另一重大貢獻是在山東引種美國花生取得巨大成功,以至於日後花生、花生仁和花生油成為近代山東重要的出口貿易商品,對山東農副業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當梅理士在登州生活、工作七八年之後,他對山東的氣候和土質已經有了相當的瞭解,並且也有了可以信賴的教友,於是他利用每次回美國度假之機,有意識地帶回優良品種的花生,分發給各地農村的教友,教他們播種於地。翌年,花生收成後,他再吩咐分發給更多的教友和農民播種。如此反復傳播越來越廣,經二十數年,花生繁殖已遍及山東各地,其後乃及於其他省。以至於後來山東百姓自願發起募捐,為梅理士立一銅像,以示表彰,並譽其為“山東大花生之父”,以不忘其惠。

1895年,梅理士因長期辛勤勞苦而積勞成疾,逝世且葬於登州,享年66歲。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山東人民,如今在蓬萊八仙渡還存有梅理士牧師的中英文雙面墓碑。

梅理士病逝後,美國北長老會差會不再供給經費,學館暫時停辦。為了恢復辦學,梅耐德不顧喪夫之痛,四處奔走,多方求助。從1896年到1898年,她不斷地向美國那些給聾啞學校捐過款的組織和個人寫信,訴說自己的辦學夢。其母校校長威斯特·維爾特博士收到信之後,回信請她重新開辦聾啞學校,由母校為她提供辦學經費和其一家人的生活費。校長的來信使梅耐德心裡重新燃起信心和希望。經過反復思量權衡後,她決定把學校遷到人口眾多、交通便利、經濟繁榮的煙臺。

1898年,梅耐德離開生活了14年之久的登州,遷校煙臺,租賃通伸旅館為校舍,正式重辦聾啞學校,命其名為“煙臺啟喑學館”。1899年,租賃通伸旅館的合同到期,梅耐德在英美傳教士和美國國內聾啞學校的支持下,向一家銀行高息借貸了5500美元,再加上丈夫的人壽保險費和自己所有的積蓄,在煙臺“中國內地會”子弟學校之側,置地約十七華畝,籌備興建一座具有中國建築風格的新校舍和校園。

與此同時,梅耐德邀請其在美國衛生部工作的外甥女安妮塔·卡特(Anita E. Carter,中文名葛愛德)來煙臺開設女生部。葛愛德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在掌握了漢語及“布雷爾(Braille)和貝爾(Bell)的可見語言(Vissible Speech)符號”之後,於1906年來到煙臺,翌年開設了女生部,定校名為“梅理士啟喑紀念學校”,又名“中國煙臺啟喑學校”,開始面向全國招生。1909年,已有來自全國9個省份的40名聾啞兒在校學習,並有3名男教師和2名女教師(正常人)在校接受訓練。梅耐德還親率師生造訪十多個城市,大力宣傳、推廣啟喑教育的思想,吸引了上至學部侍郎、總督,下至一般民眾的關注,結果促使清政府制定了試辦啟喑學校的計畫,各教會學校也選派正常學生到煙臺啟喑學校接受訓練,以為開設這類學校的師資。山東巡撫還親臨煙臺啟喑學校視察,對所見到的一切非常感興趣,表示希望在中國其他地方開設一些同樣的學校。

梅耐德與葛愛德等人一起制定為各地培養啟喑師資的規劃,擬從西方國家引進有教學經驗的優秀教師,讓他們掌握漢語,以便順利地進行教學,同時著手制做圖表,編撰教科書,計劃建立一套完整的體系,該體系的教學方法將適合中國各地方使用。為了落實這一規劃,葛愛德在煙臺主持教學,梅耐德則赴歐美各國遊說,為該校謀取合法地位,募集改善辦學條件的捐款。經多方努力,煙臺啟喑學校終於在1910年正式劃歸美國北長老會本部照管。這所學校完全是基督教性質的學校,無論是基督教哪個宗派,還是其他宗教徒出身的孩子,都予接收。該校確立這一招生原則純粹是基於基督教信仰,即要通過這種作法,使人們更清楚地知道它在散播基督之愛。

1923年,年近70高齡的梅耐德退休了。煙臺政府當局對梅耐德30多年來的工作給予了極高的贊譽,稱她為“中國聾啞教育的先驅,她用自己全部的靈魂開創了這項工作,並通過自身的努力讓他人相信這項工作,直到聾啞學校成為關愛飽受折磨的聾啞人解脫痛苦的化身。” 

1927年,梅耐德在中國政局混亂之時被迫離開她深愛的中國,這對她來說,是一件極為痛苦的事,因為中國已經成為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煙臺,她結了婚;在登州,她先後生下三個孩子;她親愛的丈夫和唯一的愛女也都死/葬在那裡。她創建並發展了中國的第一所聾啞學校,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中國的聾啞教育事業。

1929年4月19日,梅耐德在美國去世,享年76歲。

資料來源

關於作者

李亞丁

作为世华中国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员,李亚丁博士现担任《华人基督教史人物辞典》(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的执行主任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