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tw)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主頁 主頁
Pollard Samuel

1864 — 1915

柏格理

十九、二十世紀著名英國傳教士。在雲南昭通和貴州石門坎等地宣教。在華宣教歷27載。因其對苗族人民的恩情與貢獻,被苗人稱為“苗王”和“苗族救星”。

  英國循道會

  貴州 , 雲南

一、成長與蒙召

撒母耳·柏格理(Samuel Pollard)於1864年4月20日出生在英國康沃爾郡的卡米爾福特鎮(Camelford in Cornwall)一個敬虔的基督徒家庭,其祖父和父親都是循道會教會——聖經基督教會(Bible Christian Church)的傳道人。1875年1月12日,柏格理受洗成為基督徒。1881年,柏格理以全國第三名的成績通過了英國的公務員考試,並且離開家鄉,來到首都倫敦,成為一名銀行職員。在倫敦期間,年輕的柏格理深受李文斯敦(David Livingstone)在非洲宣教事蹟的影響,內心深受感動要像李文斯敦一樣成為一個宣教士,並立志靠著神的指引來引領一個民族信仰福音。1885年柏格理參加了一個海外宣教會議,而會議的講員正是內地會(China Inland Mission)的創始人戴德生。在戴德生演講之後的呼召中,柏格理受到神的感動,立志奉獻自己成為宣教士,去中國傳揚福音。

1887年1月27日,柏格理與比他小兩歲的同學、並與他同為宣教士的邰慕廉(Frank J. Dymond)一起從荷蘭南部出發,並於3月14日抵達中國上海的吳淞口。上海三位中國內地會的宣教士熱情的接待了他們,之後柏格理和邰慕廉便迅速的開始了為期六個月的語言強化訓練。訓練結束以後,他們已經可以用中文在街上和人們進行簡單的交流,並對《論語》和《孟子》等中國經典也有了一定的熟悉。1887年11月12日,他們乘船溯長江而上,目的地是雲南昭通。12月13日他們所乘的船在長江傾天灘遭遇翻船,兩人差點因此喪命。不過,這次的危難並沒有阻止這兩個年輕宣教士的腳步。在回到漢口修整之後,他們再次向西南進發,最終於1888年2月8日抵達雲南昭通,開始了他們在中國的宣教生涯。

二、昭通時期的宣教

早在1883年,聖經基督教會的兩位宣教士萬斯通(T. G. Vanstonge)和湯瑪斯·索恩(Thomas Thorned)就已經在昭通開始宣教,因此當柏格理和邰慕廉來到昭通以後,就在他們的幫助下開始了佈道的工作。然而起初的宣教工作進行的並不順利——在最初三年之內,他們沒能夠帶領一個人信主。事實上,又過了三年以後,也就是1893年,柏格理才第一次給兩個信徒施洗。接下來的幾年中,福音開始慢慢的傳揚開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基督信仰有興趣。面對越來越大的需要,柏格理開始有系統的選擇信徒加以訓練做傳道助手,並買下了一棟比較大的房屋為聚會之用,教會開始逐漸興旺起來。

1894年12月3日,柏格理帶著他在中國認識的、同為宣教士的妻子海孝貞(Emma Hainge)和他們的孩子一同回到英國探親。1896年當柏格理重返昭通的時候,他帶著一女一男兩名宣教士和一位醫生與他一同前往,他也被任命為聖經基督教會雲南牧區的主教。

回到昭通以後,柏格理開設了兩所新式學堂,命名為“中西學堂”和“優美會女學堂”,分別招收男、女學生,講授地理、算數和衛生等西方先進科學知識,同時也講授中國文學。因著教會的醫療服務,以及柏格理的好品行的感召,柏格理成功的帶領昭通的一對知識份子兄弟成為基督徒,這兩兄弟隨即熱心的投入到教會和學校的工作中。在此期間,柏格理的妻子海孝貞也成立了“天足會”,鼓勵婦女拒裹小腳及爭取女權。1900年1月16日,在義和團運動的背景下,英國領事館催促柏格理離開昭通,前往上海避難。1901年3月,柏格理夫妻再一次回到了昭通。1902年,柏格理在昭通購買了一塊土地,興建了教堂,以及烏蒙山區第一所西式醫院——福滇醫院。

起先,柏格理在昭通傳福音的對象一直是漢族,後來他越來越關注周邊的少數民族群體。1903年11月23日,在一位彝族土司的邀請下,柏格理進入彝族地區,深入的瞭解了彝族的風土人情,也與當地的土司建立了良好的關係,甚至被邀請作彝族的領袖。不過柏格理並沒有接受這個邀請, 在結束旅行之後便回到了昭通,並準備繼續在彝族中開展工作。然而,上帝有另一個計劃。

早在1888年,英國籍內地會宣教士党居仁(J. R. Adams)進入貴州安順宣教;1902年,他開始把福音傳入苗族地區。不過,党居仁所開展的苗族事工的地點距離安順比較遠,而距離柏格理的宣教地點昭通則更近一些。於是,他便寫了一封信交給四位苗族信徒,打發他們去見柏格理,請求他的幫助。1904年7月12日,這四個苗族信徒來到昭通城內柏格理的住處拜訪。在受到柏格理熱情接待後,他們深受感動。離去之後,借由他們的宣傳,越來越多的苗族人開始來拜訪柏格理和他們的佈道團,最多時甚至有一千人住在教會中。由此,“大花苗”(因其服飾上面紅色大花的刺繡圖案而被稱為“大花苗”)這個族群的大門就向柏格理和他的佈道團敞開了。

三、石門坎時期的宣教

當許多大花苗陸續來昭通拜訪柏格理的同時,接待他們成了柏格理和他的同工們很大的壓力,於是在1904年秋天,柏格理開始在昭通開設教牧人員培訓班,為將來進入苗族地區宣教和辦教育儲備人才。與此同時,一些關於苗族的謠言開始流傳,說他們將要起來造反,並對一些飲用水下毒,於是一些苗族人被抓了起來並被毒打。在這樣的背景下,1904年9月5日,柏格理深入威寧的苗族地區,向官府和當地的土司和百姓說明下毒和造反等都是謠言,並解救了被囚禁的一些苗族人。這次的接觸使苗族人認識到柏格理非常關切他們,也真誠的愛著苗族的百姓,使他們完全的接納了柏格理。這是柏格理第一次深入苗區, 結果很令人滿意,並且也有很多人接受了柏格理和他所傳的基督教。

1905年3月7日,柏格理再次進入威寧,並在得到當地土司贈送土地的承諾之後,選中了地處黔、滇、川三省交界、烏蒙山區十萬花苗居住的中心石門坎,開始著手籌建教堂和學校。同年夏天,柏格理偕全家搬到石門坎居住。1905年11月5日,克服許多困難之後,在石門坎,大花苗歷史上第一個教堂和第一所學校(1911年取名為光華小學)正式建立。在獻堂禮拜中,有2000多信徒參加,並且有100人受洗歸入基督。由此開始,柏格理在大花苗地區的事工開始進入高速發展的階段。

柏格理以石門坎為中心,開始在周邊的村寨陸續興建教堂和學校,輻射的面積和群體不斷地擴大。他也訓練出許多的教牧同工,僅在1908年教會舉辦的培訓班中,就有400多人接受了培訓,然後就大力的傳揚福音。1906年,柏格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並參照大花苗服飾上的符號創造出了苗族的文字,並翻譯了苗文聖經。直到現在,柏格理創建的苗文仍然在花苗地區被廣泛使用。柏格理去世後的1916年,全本的苗文聖經終於得以在日本印刷出版。1910年夏天,柏格理為石門坎申請到了通郵,世界各地的信件寫上“中國石門坎”就可以送達。柏格理在石門坎開創苗、漢雙語教育,並在中國首創男女同校。他也創建了西南地區第一個露天游泳池、第一個足球場,以及第一所西式醫院, 並推動建立了麻風病院、孤兒院等。1906年秋,柏格理帶領一批同工到了昆明北部的祿勸縣、富民縣和武定縣等大花苗聚居區宣教,也非常的成功,逐步開始建立教堂和學校,並從石門坎地區調撥教牧同工前往支援。1912年,這個區域的苗族事工交由內地會管理。

針對大花苗中流傳的許多陋習,柏格理也幫助他們進行了革新。例如,以往苗族保存著所謂的“群婚制度”的習俗,很多村寨都有所謂的“宿寨房”,當女孩子十幾歲的時候,她們就被允許和她們喜愛的男人在宿寨房發生性行為。當柏格理把福音傳到這些村寨的時候,首先便是拆除這些宿寨房,以便清除群婚制度的貽害。柏格理也透過教會紀律,在道德行為上,對信徒提出嚴格的要求。例如,對於要受洗的信徒,除了基本的信仰要求之外,還要加上戒除吸食鴉片、戒除酗酒和戒除賭博等要求。另外苗族傳統中有很多活躍的巫師,欺騙迷惑許多人,柏格理借著艱辛的努力,逐漸幫助苗族的百姓棄絕了巫師和巫術。從以上事例可見,柏格理牧師在大花苗中不僅擔負了福音使命,也非常成功的實踐了文化使命。

1907年底,柏格理又有機會回到英國探望家人,並且于1910年7月帶著他未來的接班人王樹德(William H. Hudspeth)回到了石門坎,從此再沒有離開這裡。在柏格理的推動和影響之下,石門坎地區前後共有過80多所學校,石門坎因而也被稱為“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區”、“文化聖地”、“中國近代教育史的偉大創舉”等(王大衛,《中國石門(上)》,63頁)。從石門坎這個小鄉村,一共培養出了四位博士,中共廳級以上幹部20人,縣處級以上幹部近100人。到1915年,以石門坎為中心的花苗地區,有超過一萬人成為基督徒,並且有一千多名學生在23所學校中讀書。

四、柏格理的逝世

1915年,一場傷寒席捲了烏蒙山區,許多教會和學校也未能倖免。柏格理在日以繼夜地照顧其他傷寒患者時,自己不幸也被感染。在1915年9月16日下午3時,柏格理牧師辭世,年僅51歲。他去世後,苗族信徒將他安葬在石門坎學校附近的的一座小山上。送葬的時候,數千人哭泣跟隨。下葬以後,幾百人連續幾夜守在他的墓旁,一位官員也為他寫下“所作所為,流芳千古”字句。

1938年4月5日,居住在石門坎光華小學的高志華牧師(Reginald Heber Goldsworthy)為保護學生而被強盜殺害, 死後與柏格理葬於同一座小山上。文革期間,他們的墳墓被毀,屍骨被拋出。上世紀九十年代當地政府出資重建了他們的墳墓和墓碑,但他們的遺骸已經不在。柏格理去世後,石門坎的工作在王樹德和張道惠(Harry Parsons)的主持下繼續運作發展,直到1949年以後西方宣教士被迫離開中國時為止。

歸屬

This article is reprinted from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ristian Missions,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copyright (c) 1998 Gerald H. Anderson, by permission of The Gale Group;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Grand Rapids, Michigan. All rights reserved.

資料來源

  • 王大衛,《中國石門(上、下)》。香港:文匯出版社,2006年。
  • 陳喜謙總編,《誰來關心我——中國少數民族概覽》。香港:華福,1992年。
  • 阿信,《用生命愛中國》。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
  • 楊學政、邢福增主編,《雲南基督教傳播及現狀調查研究》。香港:建道出版社,2004年。

關於作者

侯雷

作者係美國加州基督工人神學院道學碩士班畢業生,在李亞丁博士指導下撰寫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