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5年6月19日,施美夫(George Smith,又譯史密夫、四美、司蔑)出生於英國西南部薩姆塞特郡的威靈頓(Wellington, Somerset)。成年後進入牛津大學深造,於1837年獲得學士學位。此後又分別於1843年獲得碩士學位;1849年獲得博士學位。
1839年,施美夫在英國聖公會教會被按立為會吏(執事),一年後又被按立為會長(牧師)。事奉一段時間後,他在海外宣教熱情感召下,加入聖公會的海外差會(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成為一名傳教士,被派往中國從事宣教工作。
1844年6月初,施美夫和麥麗芝牧師(T. McClatchie)一起離開英國;9月25日抵達香港,成為英國聖公會最早來華的二位傳教士。之後他們在周邊的廣州、澳門等地盤桓了數月。
1845年5月25日,施美夫和文惠廉(William Jones Boone)主教全家一起離開香港,於6月16日抵達上海。在上海住了大約10天后,施美夫前往寧波、福州等通商口岸進行實地考察後,確定將寧波作為英國聖公會在中國的宣教中心。在寧波期間,他經常到舟山、定海等地考察與宣教。11月5日,他還前往普陀山拜訪那裡的佛教僧侶。
1845年10月12日,施美夫因為健康原因被迫離開寧波,回到上海。為了到其它口岸考察,施美夫於27日乘船南下,在舟山一帶停留至12月9日,15日抵達福州。
1846年1月10日,施美夫來到廈門,並在當地住了6個星期,2月27日抵達香港。3月,又去了一次廣州。由於健康原因,亟需轉換生活環境,於是他在該年夏天離開中國,10月6日回到英國。在英期間,施美夫到處演講,極力宣傳中國福音工場的需要,呼籲更多同工奉獻,並籌集了宣教資金。是年,他被授予神學博士學位。1847年出版了他在華期間的記事Narrative,中文書名簡譯為《五口通商城市遊記》,全稱則為《1844、1845、1846各年代表大英聖公會調查訪問中國各通商城市及香港和舟山諸島記事》。此書並非僅僅是一部傳教記事,他寫此書的主要目的是“為英國教會其他傳教士們鋪平道路”,為他們“收集統計資料,記錄綜合性觀察,提供詳盡數據,以便對中國社會、政治及倫理道德各個方面作一正確評估。”此書共有三十六章,除分別據實記錄了鴉片戰爭以後中國五處通商口岸的概況和所見所聞外,還專門列出香港和舟山情況介紹,尤為詳盡地描述了舟山的自然地理、風土人情、生產活動、宗教信仰和社會制度。此外,該書內容也反映出他對宣教問題的神學思考。
1849年5月29日,34歲的施美夫在英國坎特伯雷大教堂被授予聖職,出任新成立的中國維多利亞教區主教,負責香港、大陸、日本等遠東地區的宣教工作。與此同時,他同大英聖書公會的秘書布朗德藍牧師(A.Brandram)的女兒結婚。
1849年11月6日,施美夫夫婦同孟可美牧師(E.T.R.Moncrieff)、岳牧師(F.F.Gough)、溫敦牧師(W.Welton)、劄成牧師(Mr.R.D.Jackson)一起乘坐“喬治·波洛克爵士號”(sir George Pollock)從英國的普利茅斯港口出發前往中國,於1850年3月2日抵達香港。
到達香港後,施美夫即致力於宣教和教育工作,不久便擔任了聖保羅書院第二任校長。該書院為香港創立歷史最悠久的學府,更是世界第一所華人英語學校。施美夫上任後,學校已有學生33人。在施美夫的治理下,聖保羅書院的教學質量不斷提高,逐漸成為香港名校。期間,施美夫亦獲港府委任為教育委員會首位長官,負責督導五所政府資助的華人學校的發展,因此施美夫被譽為“香港現代教育的先驅”。
1850年9月23日,施美夫乘坐英國皇家蒸汽船“列那狐號”(Reynard)前往中國北部,以主教身份視察各領事口岸。途中,他為了改善在琉球的傳教士貝特南醫生(Dr. Betelheim)的環境,曾在該地作短暫停留。10月14日,施美夫到達上海。在上海小住一段時間後,又啟程南下,先後前往寧波、福州,最後於12月19日返抵香港。
1852年的夏天,施美夫再次來到上海。1853年,他在上海一帶居住了5個月,直到這一年的最後一天才返回香港。1854年下半年,他又去了一次福州和上海。1855年,施美夫返回英國,次年返華。1858年,他再度到上海及其他口岸考察。
1860年3月4日,施美夫從香港來到上海;4月7日離開上海前往日本,並在日本的長崎、神奈川以及江戶待了兩三個月。之後,他啟程前往加利福尼亞,繼而到巴拿馬,再從巴拿馬灣乘蒸汽船到紐約,10月16日抵達南安普頓。1861年11月,施美夫返回香港。1862年4月北上北京,6月南下途中在上海停留。
1864年,施美夫離開香港回到英國定居,次年從主教職位退休。1871年12月14日於英國肯特郡的布萊克海茲(Blackheath,今屬倫敦)家中病逝,享年56歲。
施美夫在華從事宣教和教育前後二十載,個人著述頗豐。除了《五口通商城市遊記》外,還有《耶穌聖教洗禮規式》(Adult Baptismal Service,1851),《耶穌聖教禱告文》(Prayer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1854)。英文著述包括Hints for the Times;or,the Religions of Sentiment,of Form,and of Feeling,contrasted with Vita1 Godliness(《時間的暗示》),Lew-chew and the Lew-chewans;Being a Narrative of Visit to Lew-ghew,or Loo-choo,in October,1850(《琉球和琉球人: 1850年10月琉球考察記》1853),The Nationa1 Religion of China,as Illustrative of the Proper Word for Translating GOD into the Chinese Language(《中國的國教:“GOD”一詞正確中文譯名的解釋》,1853),A Charge Delivered to the Anglican Clergy in Trinity Church at Shanghai,on March 16th,1860(《1860年3月16日在上海三一堂對聖公會牧師所作的訓示》,1960),以及Ten Weeks in Japan(《日本十周記》,1961)等等。
歸屬
This article is reprinted from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ristian Missions,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copyright (c) 1998 Gerald H. Anderson, by permission of The Gale Group;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Grand Rapids, Michigan. All rights reserved.
資料來源
- 網絡《中文百科》詞條,“施美夫”。
- 尋訪傳教士的足跡工作室,“香港現代教育的傳教士:施美夫”。基督時報轉載,2023年07月03日。
- “維基百科”及其它網絡相關資料。
關於作者
作為世華中國研究中心的資深研究員,李亞丁博士現擔任《華人基督教史人物辭典》(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的執行主任和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