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慧廉(William Edward Soothill),生於英國約克郡哈利法克斯(Halifax, York)。1882年受英國偕我會(United Methodist Free Churches, 英國循道公會The Methodist Church之前身)之差遣,赴浙江溫州傳教。寓溫二十五年,共建立一百五十余間教會,發展信徒(包括慕道友)近萬人。同時開學校,建醫院,為溫州近代文明的架構起到奠基的作用。今日溫州被稱為“中國的耶路撒冷”,基督徒比例中國第一,蘇氏有開山之功。
在溫期間,蘇慧廉采用教會羅馬字母翻譯《聖經》,譯有溫州方言本《四福音帶使徒行傳》與《新約聖經》。同時編寫方言學習教材Wenchow Romanised Primer;贊美詩集(Revised Hymn Book,Character,and Romanised,1899),並編有《四千個常用漢字袖珍字典》(The Student’s Four Thousand and General Pocket Dictionary,1899)。在溫期間,他對中國文化產生濃厚興趣,開始對中國宗教進行初步研究,並動手翻譯《論語》。
1907年,蘇慧廉應李提摩太之邀,離溫赴任山西大學堂西齋總教習。山西大學堂是晚清三所新式大學之一,其管理模式對中國現代大學教育有啟示意義。在山西期間,蘇慧廉完成《論語》英譯。其英譯本《論語》後被收入牛津“世界經典叢書”。因蘇氏對山西大學堂的的卓越功勛,清廷曾封賞二品頂戴並三代二品,並授雙龍寶星勛章。
辛亥革命後,蘇慧廉在漢口籌建華中聯合大學,被聘為校長,後因一戰爆發,此項目夭折。一戰期間,被借調到英國青年會(YMCA)任宗教事務部門主任幹事,在赴法華工(Chinese Labour Corps)中貢獻良多,被北洋政府授予文虎勛章。
1920年蘇慧廉出任牛津大學第三任漢學講座教授。(牛津首任漢學講座教授為理雅各James Legge,也是他的老師。)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在牛津就讀期間,蘇氏曾任其博士導師。蘇氏歿後,牛津聘請陳寅恪填補空白。
1925年前後受英國政府聘請,蘇慧廉出任英中庚款咨詢委員會委員,1926年春隨英國庚款代表團訪華,與該委員會中方委員胡適、丁文江、王景春一起在中國各地做調查。當年7月與胡適一起回英國。
1928年蘇慧廉受聘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1935年5月在英國去世,享年七十四歲。
蘇慧廉學問淵博,著作等身,除翻譯《聖經》、《論語》、《妙法蓮華經》(The Lotus of the Wonderful Law)、編寫教材字典外,其它專業著述還有:1907年,A Mission in China 《中國傳教紀事》。中譯本即將由寧波出版社正式出版。1913年,The Three Religions of China 《儒釋道三教》。1924年,Timothy Richard of China 《李提摩太在中國》,民國時即有中譯本,後香港、大陸又陸續有譯本出版,是研究李提摩太的權威著述。1925年,China and the West: A sketch of their Intercourse《中國與西方》。1927年,A History of China《中國簡史》。1928年,China and England《中國與英國》。
蘇慧廉於1935年去世後,他的遺著被陸續出版:1937年, A Dictionary of Chinese Buddhist Terms: with Sanskrit and English Equivalents and a Sanskrit-Pali Index 《中國佛教術語辭典》,與何樂益Lewis Hodous合編。該詞典與歐德裏1870年出版的《中國佛教手冊》一起,被西方漢學界稱作絕無僅有的兩本英漢中國佛教術語詞典,至今影響深遠。臺灣曾出過好幾個版本。1951年,The Hall Of Light:A Study of Early Chinese Kingship 《明堂:早期中國王權之研究》。1975年,The three Flod Lotus Sutra (《法華三部經》,蘇慧廉參與校譯。
蘇慧廉的主要漢學著述均被考狄爾(Henri Cordier)編撰的《中國書目》以及袁同禮的《西洋文獻中的中國:考狄爾〈中國書目〉續編》收錄。
蘇氏對中西宗教文化交流及對中國儒釋道三教以及民間宗教的研究,尤其是在中國佛教經典研究及翻譯方面,成績卓著,當時的漢學家無人能出其右。 蘇慧廉之妻蘇路熙(Lucy Farrar Soothill,1858-1932),一直協助蘇氏在華傳教。蘇慧廉於辛亥革命後離開中國,她與其女生活在北京,並參與創辦北京培華女校,此為林徽因的母校。蘇路熙著有A passport to China《前往中國》,1931年在倫敦出版。
蘇慧廉與路熙育有一子一女,女兒謝福芸 (Dorothea Hosie,1885-1959) 生於寧波,中青年時在中國生活多年,後成為英國有名的作家。她撰寫了多本關於中國的書,如Two Gentlemen of China《名門》、Portrait of a Chinese Lady and Certain of Her Contemporaries《中國女士》、Brave New China《義勇中國》等,也曾協助其父整理多部漢學著述。其夫Sir Alexander Hosie(1853-1925),漢名謝立山,為英國外交官,曾駐華多年,也著有多部與中國有關的著述。兒子維克多(Victor Farrar Soothill,1887-?)劍橋大學博士畢業後,成為醫生,一戰期間,在英國軍隊中做軍醫。後在東英格蘭諾裏奇(Norwich)擔任衛生官員。
腳注
- Professor Hodous's Preface in A Dictionary of Chinese Buddhist Terms by William Edward Soothill and Lewis Hodous, dated 1937, http://mahajana.net/texts/kopia_lokalna/soothill-hodous.html
資料來源
- W. E. Soothill, A Mission in China, London: Oliphant, Anderson & Ferrier, 1907.
- Lucy Soothill: A Passport to China, London: Hodder and Stoughton,1931.
- The Chinese Recorder.
- The Missionary Echo.
- 英國循道公會檔案。
- 蘇慧廉:《李提摩太在中國》,關誌遠、關志英、何玉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