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  — 1983

孫理蓮

Lillian R. Dickson

加拿大長老會宣教士、慈善家。在台灣從事宣教、慈善和教育51載,服務台灣人,包括貧窮人、山地人、痳瘋病人、盲人和孤兒,被稱為“山地之母”、“盲胞之母”、“孤兒之母”和“痳瘋病人之母”。

一、台灣宣教初創期

孫理蓮(Lillian R. Dickson) 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在大學時結識了同學中的運動健將孫雅各(James Dickson), 兩人都是熱誠的基督徒,也願意將來同行天路。大學畢業後,孫雅各進入普林斯頓神學院進修。當他向未婚妻提出台灣的需要,並詢問她願否去台灣宣教時,孫理蓮的答覆既明確又爽快:“僅此一生,讓我們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吧!”不久之後,新婚的孫雅各夫婦成為加拿大長老會差派的宣教士,搭乘橫跨太平洋的輪船,於1927年來到日本統治下的台灣。

孫雅各來台後,除了兼任一所中學校長並在一所神學院教課外,還抽空深入山地向原住民傳福音。孫理蓮則全心全意做好妻子和母親的角色,日子雖忙卻很充實。然而當日軍侵佔台灣後,日本對在台的宣教士加以干涉。形勢所迫,孫雅各夫婦只好於1940年暫離臺灣,隨即被派至南美洲英屬圭亞那,向叢林中的印第安土著傳福音。他們在那裡的兒童主日學及戶外佈道的經驗,為孫理蓮再次來台宣教與服務打下良好的基礎。

1945年第二世界大戰結束後,孫雅各夫婦儘速趕赴台灣,呈現在他們面前的是蕭條、赤貧、謠言與恐慌。台灣社會就像一張千瘡百孔的破網,正瀕臨斷裂的邊緣。孫蓮理再也無法以一個“宣教士妻子”自居,她要直接為台灣人民做點事,她要拿起慈針愛線來縫補這張破網。首先,她從住家附近開始了街頭佈道。46歲的她背起剛學會彈奏的手風琴,優美的琴聲,立即吸引了無數正在嬉戲的兒童。她唱福音詩歌,講聖經故事,並分發福音卡片給他們,受到熱烈的歡迎。如此發展出接二連三定時定點的戶外主日學,每逢星期天便與同工一起,四出佈道,有時一天多達九場、十場。

東部山地的需要慢慢地成為孫理蓮心之所繫。她發現有些家庭窮得連一塊可以包裹新生兒的布片都没有,新生兒的夭折率極高。於是她設立了幾處山地產房,使原住民產婦有安全分娩的地方。她也發現肺病在山地廣泛流傳,對原住民兒童尤為嚴重,於是她設立了幾所成人與兒童的肺病療養院。她還為原住民青年成立各種習藝所,協助他們謀生與服務的技能。當時台北與花蓮、台東之間的交通十分困難,山地本身的道路更是簡陋不堪,然而孫理蓮經常帶著醫療服務團深入山地村落,翻山越嶺、攀岩涉水,對於半逾半百,身高不到五呎,體重卻是不輕的她而言,若非“天使在她身旁”,催促她去工作,保護她的安全,恐怕她是無法勝任的。她將自己對原住民的愛,寫在《這是我的同胞》(These My People)一書中。

二、“芥菜種會”的成立

1954年,孫理蓮創立了“芥菜種會”,命名的靈感來自聖經:“一粒芥菜種,種在地裡的時候,雖比地上的百種都小,但種上以後,就長起來,比各樣的菜都大,又長出大枝來,甚至天上的飛鳥可以宿在它的蔭下。”(可4:31-32)這是一個推動社會福利事工的機構,經費主要來自美、加的募款。孫理蓮為此奔走勸募,她為經費不達目的總不罷休,因此她被讚譽為“最小的婦人,最大的心”,並且被稱為“理蓮颱風”。

從1951年開始,孫理蓮開始每月寄出油印新聞信,向支持她的加拿大和美國朋友報告近況。郵件從當初每個月五十封信增加到幾百、幾千封,到後來採用透印版複印才能順利的每月寄出五千封航空和兩萬封平信,向美國和加拿大的基督徒募捐。有人勸她適可而止,因為無論她能做多少,對當時整個窮困的台灣社會而言,也不過是杯水車薪而已。但她堅定地回答説:“是的,我只是舀出我所能的一桶水來”。她兒子在美國罹患小兒麻痺症都没有使她撤退,丈夫在1967年離世也不能使她停頓,孫理蓮一直留在台灣領導“芥菜種會”,直到1983年在台灣去世為止。在1960-70年代,她多次獲得政府頒發的獎狀、獎章,成為“公益宣教士”的代表性人物。孫理蓮所經手的慈善工作,正如成長中的芥菜一樣不斷生長,在每項目事工背後,都注入了她的信心、愛心與勞苦,也匯集了無數超越國界與族群的關愛。

1954年,孫理蓮回美演講募捐帶回一萬元美金,設立了“兒童之家”。從開始的六個人增加至一百多個孩子,後來又增設了“兒童之家”別館,並陸續於全省設立“愛心育幼院”(1958年)、“殘障之家”(1958年)、“原住民花蓮育幼院”(1959年)、“澎湖育幼院”(1959年),以及“少年之家”(1960年)。接著又在台北新荘、樹林、澎湖及花蓮等地設立育幼院四所(1957年) ,主要收容、照顧那些失去父母、親人無力撫養、遭遺棄、虐待、或遭受其他傷害的失親失依孩子。孫理蓮為給這些少年提供一個溫暖的庇護所,歷年收容兒童及流浪少年人數共計約2500人,供他們膳宿,教他們學習木工手藝,直到就讀公立學校至高中為止。從各育幼院出來的有牧師、傳道、工程師、藝術家、銀行家、企業家、教員、教授、博士等各行業都有。

三、醫療服務事工

1. 設立痲瘋療養

1952年,樂生院因痲瘋病患者一週三人自殺,蔡傳道前來求助於孫理蓮。理蓮覺得這是上帝的旨意,就決心進入那困苦的地方。痳瘋病人的不幸使她無法置之不理。她不顧“干涉院務”的譏評,主動介入位於新莊、公立的“樂生療養院”之中。她請醫療宣教士前來義診。她為全院數百名病患募捐“榻榻米”床墊;並且為他們設立圖書室、禮拜堂,充實他們的精神生活。孫理蓮還為她們的子女設立育幼院,使他們可以安心療養。她帶同馬偕醫院的白醫生在一個公共的小會堂看病、施藥、補助伙食及生活輔導。另有加菜、每週一次的電影及每主日請不同的牧師去講道。1952年10月新建的禮拜堂落成,那些瘸腿的、跛腳的、瞎眼的和殘疾的慢慢地成群結隊進入禮拜堂,孫理蓮自己從那時直到去世都跟患者一同做禮拜。

此外,孫理蓮又建立了“安樂之家”(1953年),收容患者生下來的嬰兒;工藝所(1955年)、男生女生之家(1957年)。這兩家是為有家卻不能回家的痊癒患者設立的。。

2. 設立肺病療養院

孫理蓮發現肺病在山地廣泛流傳,波及原住民兒童尤為嚴重,於是她設立了幾所成人與兒童的肺病療養院。後來由於山地巡迴醫療團不能應付眾多的病患,就於1956年在埔里設立了第一間竹建的診所,這診所後來變成設備齊全的基督教醫院。而後她又陸續在台灣全省各地設立診所,遍佈花蓮、光復、關山、台東、玉里、新港、屏東等地,全部免費服務,照顧各族原住民患者。她關心肺病的同胞共達二十五年之久,住院人數共約四千人,就診人數約在25萬人。這項工作直持續到1981年政府全面關心防癆工作為止。

3. 設立產科病房

孫理蓮於戰後剛回台參與山地醫療團的時候,曾在山地一間草屋裡當接生助手,那時没有別的器皿,只好用一口舊的煎鍋來為嬰兒洗澡。當時衛生所不普遍,在山地的原住民有很多剛出生的嬰兒夭折,由此產生出“為原住民母親在山地設置產科病房”的願望。1961年,第一所產科病房在東海岸的花蓮建立,孫理蓮稱它為“馬利亞產院”。此後她陸續在關山、東南方的台東、南海岸的屏東,還有台灣的中心地點埔里,設立全省各族婦女從任何地方的山地都能在合理的距離內到其中一產院去生產。孫理蓮的這項善舉,救活了很多原住民的新生命,當時每個月大約接生240個嬰兒,這項工作一直持續到1975年,共14年之久,救助了無數少數民族婦幼。 4. 設立烏腳病免費診所

1960年,孫理蓮在台南縣北門鄉設立了烏腳病免費診所,稱為“憐憫之門”。理蓮發現北門鹽工生計困苦,決定設立免費診所。那時在台灣西南部產鹽區,有許多鹽工患有烏腳病。據醫學報告,病因是由於濱海民眾飲用過量含砷深井水,導至患者中毒四肢末端血液不通,無法獲得足夠養分及氧氣,以致造成趾部發黑、潰爛、發炎,脚組織壞死,而唯一的治療法,只能以手術切除。孫理蓮借用王金河醫生診所為當地人民診治烏腳病,因見鹽工們生活困苦,不僅免費為他們治療,“芥菜種會”還成立了牛奶站,並供應米、麵粉、衣服等援助患者。 1962年10月,新建診所及手術室;1972年增建烏腳病醫院分院一棟二層樓相繼落成。至1986年2月,在24年間共收容700多名患者。

四、職業訓練學校事工

1958年“芥菜種會”在花蓮為原住民設立了男子習藝所(義工學校)及女子習藝所(保姆學校)。舉辦保母訓練班、護理班、手工藝職業班、農業訓練班、駕駛訓練班、及義工學校,結業人數共約2萬人。此外,在關山及樹林也開班訓練幼稚園老師,兩年畢業後送他們回家鄉。他們在全省長老教會共開辦250所幼稚園,每月支付370名老師的薪水,每一村約有三、四十個小孩。又設立護理學校,自從創立至今將近40多年之久。目前已經有35屆畢業生,共4000多位在醫院當過助理護士,其中升到護專學校當正式護士的也不在少數。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初期原住民傳教者,近一半是從“芥菜種會”義工學校畢業的。

五、山地教會建堂補助

1963年,孫理蓮開始補助每間教堂的改建或新建,她鼓勵貧窮的山地基督徒建造石砌的禮拜堂,石頭就地取材,水泥則由她向美國、加拿大的基督徒募捐。没想到建一座禮拜堂只需要300美元,結果建造了大約200座這種美觀、堅固的山地禮拜堂。後增至美金500元蓋石頭水泥的教堂。至1992年,“芥菜種會”幫助過的教堂共約四百間,同時按月補助425間教會的傳道人生活費。

六、其他救濟事工

孫理蓮除了從新竹縣至台南縣沿海貧民區設立牛奶供應站24處,受惠兒童達6000名外,另有颱風、水災、火災、地震、寡婦補助、盲人事工及監獄傳道等救濟。對遇有重大自然災害,貧窮民之救助,以發放救濟衣服、麵粉及糧食等。另開放對監獄內受刑人講道,並供應受刑人書刊及所需之各項服務。她設盲人宿舍、盲人教會,使盲人心理得到靈性感化,並增進其身心靈之健康。孫理蓮去世之後,“芥菜種會”仍然繼續生長下去,如今它所蔭庇的對象,隨著社會結構的變遷而有所調整,它所服務的重點,也由物資的救助轉為心靈的輔助。

七、海外宣教事工

1967年,66歲的孫理蓮開始了海外宣教事工。這項事工肇始於孫雅各牧師生前的一句話:“我們派遣原住民牧師為宣教士到南洋土著區宣教吧!”孫牧師去世後,孫理蓮聘請當時長老教會元老及牧長18位為委員會成員,並命名為“焚棘海外宣道會”(Burning Bush Mission)。經過一年考察宣教區後,該會向長老教會總會借聘8位原住民牧師,終於在1968年11月正式派遣第一批4位,1971年第二批4位牧師及家族前往馬來西亞砂撈越(Sarawak),向土著伊班人宣教。這應該是台灣教會歷史上首次原住民宣教士之派遣。1971年,孫理蓮拓展宣教區至另一國家——巴布亞新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在那裡設立職業訓練中心及學校。1973年又在屬印尼的南婆羅州(South Borneo)設立師範學校(1973年)、農業學校、Irian Jaya高中等。 1983年1月14日,孫理蓮在工作中,蒙主恩召,安息主懷,享年82歲。她與孫雅各牧師同葬於嶺頭台灣神學院教堂邊。孫理蓮一生為臺灣設立的救助機構不勝枚舉,“聞聲救苦”的精神,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是她的寫照。她曾説:“一旦置身於世上困苦的人們之中,你就永遠離不開了,你會和他們同行,他們的缺乏成為你的缺乏,他們的痛苦就是你的痛苦,他們的難題也是你的難題,他們撫育子女的重擔也成了你的重擔。你無法離開、忘記他們,也無法掉頭不顧”。這正應驗了當年她回覆給未婚夫孫雅各的信中的承諾:“人生只有一次,讓我們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她的一生也實踐了主耶稣對門徒所說的話:“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流浪在外,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獄裡,你們來看我……,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太25:35-40)

資料來源

1. 魏外揚,《中國教會的使徒行傳-來華宣教士列傳》。台北:宇宙光出版社,2006年。

2. 孫理蓮,《這是我的同胞》。芥菜種會,1972年。

3. 肯尼斯·威爾森著,邱立菱、郭威伯譯,《天使在她身旁》。芥菜種會,1973年。

4. 網絡相關資料。

關於作者

吴翠芳

作者系美國加州基督工人神學院道學碩士班學生,在李亞丁博士指導下撰寫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