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tw)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主頁 主頁
Yang Jiaren

1912 — 1966

楊嘉仁與程卓如

楊嘉仁,中國著名指揮家、音樂教育家;程卓如,上海音樂學院附中校長、著名音樂教育家。

  江蘇

楊嘉仁生於南京,祖籍廣東香山(現廣東中山)。父親楊智生是一位西醫;母親黃麗嬋出身於中國駐外使館翻譯家庭,自幼喜歡運動和音樂。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體育系主任、南京明德女中校長黃麗明是她的小妹妹。楊嘉仁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從小喜歡唱歌和彈鋼琴,黃麗明是他接受音樂教育的第一位啟蒙老師。16歲時經黃麗明介紹并得到吳貽芳校長的支持和認可,他師從當時在“金女大”任教的瑟薩蘭。楊嘉仁對醫學也很有興趣,從金陵中學高中畢業后,進到金陵大學醫學預科學習,由於暈血,便轉到他更有興趣的音樂專業。當時金陵大學沒有音樂系,故他的音樂課程是在“金女大”借讀的。這樣,楊嘉仁畢業時同時得到“金大”教育系和“金女大”音樂系兩個畢業文憑。他也就成為“金女大”歷史上唯一的男畢業生。當時上海有一位十分有名的叫帕器(Mario Paci)的意大利音樂家,是著名音樂家李斯特(Liszt,Ferencz)的傳人。為了學到更多知識,他幾乎每周都從南京到上海去帕器那里上課。

1937年大學畢業后,得到基督教會的資助,楊嘉仁赴美國密歇根大學音樂院研究部繼續深造。經過近三年的艱苦努力,獲得音樂理論和音樂教育兩個碩士學位。回國后先后在南京匯文女中、明德女中、中華女中、上海之江文理學院、南京金陵神學院、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上海圣約翰大學、中西女中、私立上海音專、滬江大學、國立音專(即今上海音樂學院)等學校執教。

楊嘉仁是著名的指揮家。他的指揮活動始於中學。大學時南京幾所高校聯合演出,擔任指揮的就是他。1940年他指揮美國密歇根大學樂隊進行公開考核演出,引起全場聽眾的極大興趣。在國內,從私立上海音專、國立音專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上海音樂學院,凡是重要演出,都有他指揮的節目。他還是上海交響樂團、上海合唱團、上海歌劇院等專業團體的客座指揮。1953年,他指揮中國合唱團演出的無伴奏女聲合唱《半個月亮爬上來》,在羅馬尼亞舉行的第四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好聯歡節比賽中獲得銀獎,并載譽巡演波蘭、德國、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等國。1956年,上海音樂學院成立指揮系,楊嘉仁是主要創建人,并擔任第一任系主任,直至文化大革命開始。

作為一位教師和指揮,他非常重視從全方位來培養學生,為此他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和精力。他以實際行動感染著學生,凡聽過他課的人,無不印象深刻,不僅效率高,收獲大,而且很開心。凡被他指揮過的樂隊、合唱團成員,無不被他的生動、幽默、形象、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度的藝術修養所折服。

楊嘉仁的學生不計其數,鋼琴學生中包括享譽海內外的第一批鋼琴家傅聰、顧圣嬰、周廣仁和朱昌平等。在他主持上海音樂學院指揮系的十年間,培養出一批優秀的指揮人才,其中包括李金生、唐寶善、賴廣益、石中光、卞祖善、樊承武、程壽昌、楊秀娟、陳燮陽、張眉、江浦琦、侯潤宇等。活躍在指揮臺上的指揮家桑葉松、韓春牧、蕭炎、夏飛雲、王永吉、周仲康、許潔如等也都曾師從於他。許多著名作曲家、音樂理論家如桑同、陳銘志、朱建、葉棟等都曾受教於他。

尊重和平等對待所有人,是楊嘉仁一貫的品格,熟悉他的人都深有體會。事隔幾十年,上海音樂學院食堂退休的毛師傅仍然記憶猶新,激動不已:“教授給廚房工人讓座啊!” 當初學校地處市郊,每天有校車沿途接送教職員工往返。有一次校車比較擁擠,毛師傅從某站上車時,楊嘉仁馬上起身給他讓座,毛師傅忙說:“不敢當,不敢當!” 可是楊嘉仁硬把他按在座位上說:“你年紀比我大,尊敬長者,應當,應當!”

楊嘉仁知識廣泛全面,中英文水平都很高,英語發音純正,書寫帥氣,毛筆字的大、小楷都寫得非常漂亮。他對中國古典文學也頗有興趣,《水滸傳》、《西游記》和《三國演義》等都是他最喜愛的書。她還饒有興致地輔導上中學的女兒,文理各門學科都拿得起來。生活中他十分節儉,且動手能力強。他自己動手制作指揮棒、節拍器等,不但自己用,還送人。他性格開朗,喜歡陽光,熱愛生活和工作,沒有架子。他的同事、學生們總是說:“楊先生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片笑聲”。

楊嘉仁的夫人程卓如1941年畢業於“金女大”音樂系(她1935年在南京入學,由於抗日戰爭,1941年畢業於成都)。同年與留美歸來相戀六年的楊嘉仁成婚。程卓如是上海音樂學院附中的主要創建人、第一任校長,曾被授予上海市三八紅旗手稱號,1958年出席全國先進生產者大會,是一位治學嚴謹、認真負責又充滿愛心的教育家。在她的主持帶領下,上海音樂學院附中校風淳樸,學風活躍,為我國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音樂家。現在國內外許多著名音樂家,如殷承宗、江明惇、卞祖善、俞麗拿、陳燮陽、陸在易、閔惠芬、楊立青、許斐平等都出自這所學校。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了。在那個瘋狂、兇殘、扭曲人性的特殊時期,全國上下都陷入災難的深淵。楊嘉仁和程卓如也未能幸免。他們是學校里最先被沖擊的對象中的二位,不久遭到毀滅性的抄家,許多珍貴的教學資料和其它資料都失散,身體和心靈受盡了屈辱、摧殘和折磨。實在不堪忍受凌辱,悲憤至極,於1966年9月6日,他們雙雙在家里打開了煤氣。為中國音樂事業嘔心瀝血、碩果累累又極富才華的樂海璀璨雙星不幸隕落了。

楊嘉仁、程卓如夫婦雖已離世多年,然而他們在事業上的成就,他們的精神自有他們栽培出來的學生、后輩代代傳承。楊嘉仁指揮并獲得國際銀獎的無伴奏女聲合唱《半個月亮爬上來》,已成為經典合唱曲目廣泛回響在廣大民眾的耳畔心上。

腳注

楊大綸是楊嘉仁和程卓如的女兒。當誠榮慈邀她為其父母撰稿時,她在回信中說:“恕我直言,對我來講,這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盡管已是四十余年前的事了,但總是回避回憶,涉及這段歷史,太痛了!”

資料來源

  • 金女大校友會編,《金陵女兒》第三集中楊大綸所撰“金女大唯一的男畢業生”一文。

關於作者

楊大綸

作者係楊嘉仁和程卓如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