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  — 1957

楊宓貴靈

Isobel Miller Kuhn

20世紀由中華內地會差派前來中國宣教的加拿大女傳教士,在中國雲南的傈僳族中間宣教長達21年之久;1950年為時局所迫,轉往泰國宣教,被稱為“傈僳人女使徒”。

一、早年經歷

楊宓貴靈,英文名為伊莎貝爾•米勒(Isobel Selina Miller),於1901年12月17日出生在加拿大多倫多市(Toronto,Canada)一個愛爾蘭裔的基督教家庭,她上面有一個比她大三歲的哥哥。伊莎貝爾的祖父是加拿大長老會的牧師,父母也是虔誠的基督徒,當地教會的主要同工。父親熱心傳道,母親是教會宣教部負責人。伊莎貝爾自幼乖巧,跟隨父母參加主日崇拜和主日學,每早晚都有讀經和禱告生活。高中時她學業優秀,曾獲得學術優良獎。畢業後考入名校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亦稱卑詩大學),修讀英國語言和文學。

進入大學生活不久,在世俗之風和流行文化影響之下,伊莎貝爾的信心開始動搖。特別是有一次,一位博學的文學教授公然在課堂上嘲笑她的信仰,更使她開始懷疑聖經與上帝。從此她和許多女孩子一樣,喜愛梳妝打扮,沉迷於打牌、跳舞和戲劇等活動,享受屬世的樂趣,逐漸遠離了信仰,放棄了讀經、禱告的習慣,也不再去教會做禮拜。

伊莎貝爾生得美麗可愛,學習成績很好,在學校中贏得多項榮譽,二年級時即被推選為學生自治會的秘書。這時她結交了一個男朋友,是個掛名的浸信會會友。交往兩年之後,終因男友對婚姻的隨便態度而告分手。此事對她打擊很大,甚至產生自殺之念。幸虧她及時回到神的面前而得以度過危機,當時中古時代歐洲詩人但丁的一句話提醒了她:“遵行神的旨意,我們才有平安。” 當初一位不信上帝的文學教授引她走進懷疑谷,如今一位篤信上帝的中古詩人卻引她重返信心之路,但她一時還沒有回歸教會。要徹底告別過去那種屬世的享樂絕非易事,她內心時常有許多掙扎,但她決心藉著讀經禱告與主建立親密的關係。一日,當她讀到約翰福音第6章68節:“西門彼得回答說:‘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內心大受感動,她仿彿聽見主說:“你如果仍然留戀世界,定然不會擁有我。” 於是她哭著對主說:“主啊,除了你,我不再想要任何人或任何東西。” 此後,伊莎貝爾義無反顧地跟從了主。

1922年5月,伊莎貝爾從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又在一所師範學院裡接受訓練五個月,獲得了教師證書。從1923年起,她任教於溫哥華一所小學,為其日後宣教工作奠下了基礎。

1923年,伊莎貝爾參加了一個基督徒退修會,大會講員是中國內地會傳教士富能仁牧師(Rev. James O. Fraser)。他長期在中緬邊界雲南山地民族——傈僳族人民中間宣教。傈僳人生活的怒江大峽谷上下的崇山峻嶺中,富能仁牧師跋山涉水,冒著被野獸吃掉的危險,把耶穌基督的救恩傳遍村村寨寨。伊莎貝爾坐在森林營地的教堂裡,聆聽富能仁牧師講述傈僳族的村寨景色、奇風異俗和福音需要時,一種強烈的感動攫住了她的心,使她不能自己。故當富能仁在講臺上發出呼召:“我需要弟兄,願意離開文明舒適生活來受苦的弟兄”時,她向主禱告呼求說:“主啊,我要去,雖然我不是弟兄,但是我要去。” 於是她毫不猶豫地把手舉起來——她是會眾中間唯一一位舉手的姊妹。從那時起,伊莎貝爾的靈命被徹底改變了,她決定為得著這個民族,一生獻給主用。從此,到怒江大峽谷向傈僳族人傳福音,成為她清楚的呼召與夢想。

但沒有想到的是,當伊莎貝爾把這一決定告訴家人時,卻遭到家人的攔阻。而第一個反對者竟然是她的母親。更不可思議的是,母親當時在教會中擔任宣教部部長,經常鼓勵別人的兒女出去宣教。她反對的理由居然是:“在國內找不到工作的人才去國外宣教”,“靠別人的救濟過日子是一件丟臉的事……。” 此外,母親亦擔心女兒會在中國餓死、病死,因此只準她留在加拿大事奉,並且威脅女兒說:“你休想到中國去,我死也不會同意!” 結果伊莎貝爾還沒有實現去中國的願望之前,她的母親即因癌癥去世。離世前她終於醒悟,坦承自己的看法是錯的,女兒的選擇才是上好的。

為了裝備自己,伊莎貝爾於1924年放棄教職,進入美國芝加哥慕迪聖經學院(Moody Bible Institute)攻讀神學。當時她沒有足夠的學費,只好為此事禱告。神的預備非常奇妙:有位姊妹原本計劃入讀神學院,然後到中國去宣教的。但因為身體欠佳不能入學而放棄,於是她就把整年的學費和旅費送給了伊莎貝爾。在聖經學院兩年期間,伊莎貝爾在生活上的各種需要,亦皆仰賴神的供應,從未缺乏過。更重要的是,她在聖經學院認識了一位荷蘭裔的神學生、未來的丈夫約翰•庫恩(John Becker Kuhn,楊志英)。他後來與伊莎貝爾結成宣教事業的好搭檔,一道來華,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中國大西南的少數民族。

從神學院畢業後,伊莎貝爾加入中國內地會,搬到多倫多內地會的宣教之家,並開始學習中文,待機赴華。1927年,中國政局動盪不安,許多地方發生排外暴亂,以致內地的傳教士紛紛避難於上海,差派新傳教士入華的工作也暫告停頓。伊莎貝爾只好返回溫哥華,擔任“溫哥華女子房角會”負責人。直等到1928年底,她才由中國內地會派往中國。

二、入華宣教

1928年12月,伊莎貝爾終於成行,從溫哥華乘船前往上海。當時她已與約翰•庫恩訂婚,而約翰早於她畢業前三個月,先期赴華宣教。船抵上海,伊莎貝爾第一次踏足中國的土地。不久她離開上海前往雲南省會昆明,與未婚夫會合。1929年11月4日,二人結為夫妻。婚後,二人皆取了中文名字,約翰叫楊志英,伊莎貝爾叫楊宓貴靈。約翰的英文姓氏是Kuhn,按翻譯標準,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譯成為“楊”。但因為“楊”姓是雲南少數民族中間最為普遍的姓氏,他們就像使徒保羅一樣,“向什麼樣的人,就作什麼樣的人”;正所謂“向姓楊的人,就作姓楊的人”,因此就出現了“楊志英”和“楊宓貴靈”這兩位一生奉獻自己,服侍傈僳族人的傳教士。“宓”字原採自伊莎貝爾娘家的姓Miller,因嫁給楊志英而冠夫姓“楊”,因此就成了楊宓貴靈。生活在傈僳族人中間,他們皆以姓楊為榮。

初到中國,無論是在上海還是在內地,因生活習慣、衛生環境,以及物質供應等方面,都與西方社會有天壤之別,貴靈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難以適應,內心也經歷過很大的掙扎。她只能不斷地祈求神的幫助,每天背誦一些經文來鼓勵自己,直到有一天她讀到加拉太書中“那感動彼得,叫他為受割禮之人作使徒的,也感動我,叫我為外邦人作使徒。”(加2:8)這節經文時,她的內心才有了真實的改變。此後,每當她看到那些前來聽聞福音的中國人時,就覺得自己所受的一切苦都是值得的。

雖然貴靈一心想盡快進入怒江大峽谷,向傈僳人傳福音。但最初幾年她和丈夫一直被安排在澄江、大理、永平等漢人為主的地方宣教。在永平谷時,貴靈曾一度染上熱病,幾乎喪命。1930年6月,他們奉派到蒼山腳下的大理宣教,貴靈感到非常興奮,因為畢竟距離她所希望事奉的傈僳族人更接近了。但在途中她又不幸染上痢疾,身體極度虛弱。幸好在一個美籍傳教士家中遇上一位醫術高明的中國醫生,才得以保住了性命。在大理一年後,他們夫婦生了一個女兒,取名叫“鴻恩”(Kathryn Alice-Ann)。貴靈除照顧女兒及傳揚福音外,還帶領當地華人查經班,同時繼續學習中文,並有兩年半時間與楊志英一道訓練內地會的新同工,然後差派他們到福音未及之地區從事宣教工作。

三、夢想成真

1934年,貴靈和楊志英終於得以進入怒江大峽谷,開始在傈僳族人中間的福音工作,從而使貴靈多年的夢想成真。在他們抵達麻栗坪的松山村後第三天,就有三個在緬甸境內古母村居住的傈僳人,翻山越嶺前來尋找“耶穌”。原來他們那個村被邪靈轄制了10年,人們都生活在恐懼中。為了擺脫污鬼的纏繞,得到真正的平安喜樂,他們冒著風雪和危險,歷盡千辛萬苦,前來尋找耶穌。貴靈和志英熱情接待了他們,向他們傳講福音真道。那時貴靈剛剛流產不久,對高原氣候還沒有適應。但她清楚神的引領,不顧自己身體的軟弱,為這三人找到兩位青年傈僳族基督徒,與他們同去古母村,把福音傳給那裡的村民。 為便於在傈僳人和華人中間宣教,貴靈在麻栗坪一直向神禱告,懇求神賜給他們一個會講華語的傈僳人。結果沒過多久,神就為他們安排一位會說華語的傈僳傳道人前來幫助他們。麻栗坪地處高寒山區,貴靈和家人所住的茅屋非常簡陋,雨季時潮濕寒冷。有一次她的女兒小鴻恩染上瘧疾,而且傳染給貴靈,但靠著禱告,都得蒙神的醫治。雖然生存環境惡劣,物質極度匱乏,但神的恩典夠用,他們不僅生存下來,還蓋起了一間寬敞耐用的廳堂,起名叫“恩典之家”。夫婦倆以此為基地,同甘共苦,同心事奉,足跡遍及怒江地區的山山水水。

向傈僳人傳福音,在傈僳人中間建立教會,最大的需要首先是傈僳文聖經。貴靈和志英為他們帶去了傈僳文新約聖經,並隨身攜帶去一部傈僳文打字機,隨時打印聖經和屬靈資料,以備當地人認識聖經真理。 1938年5月,貴靈和志英開辦了傈僳地區第一期“雨季聖經學校”(Rainy Season Bible Schools),有20多位傈僳人參加了培訓學習。學員結業後被派往各地開拓福音工場,不僅向傈僳人,也向儸儸族等其他少數民族傳福音。神在他們中間興起多位信仰虔誠、熱心傳道且大有能力的傳道人,引領成百上千的各族人民歸主,其中有許多美好感人的見證,亦有神蹟奇事相伴隨。

從1938年開始,貴靈和志英每年都要舉辦“雨季聖經學校”,都是利用六、七、八月的雨季農閒時間進行。主要召聚傈僳族信徒,分批進行密集的聖經研習和各種造就課程,藉以裝備他們,可以承擔起向本族以及外族傳福音的使命。由於楊志英經常外出傳道或出差,所以雨季聖經學校主要由貴靈負責,成為她最重要的事工之一。儘管氣候十分惡劣,師資嚴重不足,文具奇缺,局勢動盪不安,還時常遭遇人為的幹擾,但貴靈都藉著禱告一一勝過。雨季聖經學校為傈僳族教會培養、造就出許多領袖人才。後來怒江大峽谷被人稱為“福音谷”,以及傈僳族村村寨寨都有教會,雨季聖經學校的畢業生在其間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當然,貴靈為此也付上了極大的代價。女兒鴻恩6歲時,她就把她送往內地會在山東芝罘(煙臺)開辦的子弟學校讀書。雖然十分難捨,但為了更好地服事傈僳人,她也只能忍痛割愛,把女兒完全交托在神的手中。

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1942年,日軍佔領了內地會在煙臺的宣教士子弟學校,小鴻恩和其他師生一起,被押解到山東濰縣,囚禁在集中營。雖然貴靈難免心急如焚,但她仍然堅信神的應許不會落空。戰爭期間,她一如既往,奔波在崇山峻嶺中,傳福音、辦學校、探訪信徒。1942年3月,貴靈牙痛得厲害,必須要到昆明去看牙醫。那時雖然滇緬公路已經開通,但從大峽谷出發,也整整花費了九天的時間才到達昆明。醫生告訴她說病毒已經開始向腦部蔓延,如果再晚來一天,恐怕就性命難保了。 1943年,上帝賞賜給貴靈和志英一份至為珍貴的禮物——兒子降生了。他們給他取名叫“建民”。同年底,日軍佔領了他們教會所在地對面的峽谷。大敵當前,聖經學校是否還要繼續呢?貴靈他們經過禱告後,決定繼續堅守下去,因此這一期課程得以在戰時順利完成。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小鴻恩和其他芝罘師生一起被解救出來,乘船安然返抵美國。不久,貴靈和志英返國述職。因戰爭關係,他們繞道印度孟買,再轉乘軍艦輾轉回到美國費城與女兒會面。多年離散,全家人終得團聚。

1947年,身為地區主任的楊志英比家人早一年回到中國的宣教工場;貴靈和兒女留住費城直到1948年才重返舊地,受到傈僳弟兄姊妹的熱烈歡迎。然而,當時中國國共之間的內戰正酣。1950年3月,貴靈帶著7歲兒子不得不先離開中國。離別之日,一群傈僳人冒著風雪,伴隨著她們翻越過3,000多公尺的高山,送她們出境,最後抵達緬甸。然後輾轉回到美國,與正在惠頓學院就讀的女兒團聚。多年不見,女兒已經長大,深能體諒父母的奉獻與犧牲。

四、最後歲月

1951年底,內地會所有傳教士被迫撤離中國,內地會也隨即易名為“海外基督使團”,轉向臺灣、緬甸、印支半島及泰國高山部族傳福音。翌年10月,貴靈、志英夫婦奉派前往泰國北部,向散居在山地的傈僳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傳福音。當時貴靈已屆50歲,卻要面對新的環境,還要學習泰國方言。為此,她曾感到為難,也曾想過退縮。但無論多大的挫折與艱難都無法熄滅貴靈對傈僳人的愛,靠著神她勇敢地接受了新的挑戰,辛勤服事當地的百姓。令人欣慰的是,她女兒鴻恩大學畢業後,又入讀聖經學校,後來亦申請加入海外基督使團,繼承父母的志向,成為第二代傳教士。

由於楊宓貴靈將其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都奉獻給了傈僳族人,故被稱譽為“傈僳人女使徒”。她最終因疾病才不得不從宣教工場上退下來。1954年,貴靈被發現罹患了乳腺癌。在泰國的清邁動過手術後,她被送回美國療養。臥病的兩年中,她的肉體雖然日漸衰殘,靈命卻依然健壯,文思亦依然敏捷。治療過程中,她一面靠主與疾病做鬥爭,一面奮力寫作,將自己的信仰歷程、人生感悟,以及宣教經驗如實記錄下來,留給後人。她一生總共寫了8本書,其中除了自傳性的《尋》(By Searching: My Journey Through Doubt into Faith)和《我成了一臺戲》(In the Arena)之外,還有《綠葉常青——最後撤離中國的內地會宣教士》(Green Leaf in Drought),Stones of Fire, Ascent to the Tribes: Pioneering in North Thailand, Precious Things of the Lasting Hills,Second Mile People, 以及Nests Above the Abyss。這些著作不僅使她成為一個享譽世界的基督徒作家,也感動、鼓舞了無數的讀者。幾本已經翻譯成中文的作品,尤為華人基督徒所喜愛。

雖然在病痛中,卻也與子女共度了一段快樂的時光。1957年5月20日,楊宓貴靈在美國伊利諾斯州的惠頓(Wheaton,Illinois)家中息勞歸主,享年56歲。逝後,楊志英常向人們提起貴靈生前講過的一句幽默話:“等我到了天堂,那裡的人常常只會看到我的腳跟,因為我總是爬上金色的城牆,俯瞰下面的傈僳人教會。” 從中可體會她對傈僳人深切的愛。

資料來源

  • 狄賀妮(Lois Headley Dick)著,徐成德譯,《傈僳女使徒——楊宓貴靈》。大使命基督徒團契,1996年初版。
  • 魏外揚著,《中國教會的使徒行傳》,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2006年。
  • 楊宓貴靈著,《尋》(By Searching: My Journey Through Doubt into Faith),慕迪出版社,1959年。
  • 《我成了一臺戲》(In the Arena),海外基督使團,1995年。
  • 《綠葉常青——最後撤離中國的內地會宣教士》(Green Leaf in Drought),Harold Shaw Publications,1994.
  • Stones of Fire. Shaw Books,June 1994.
  • Ascent to the Tribes: Pioneering in North Thailand. 海外基督使團,2000年。
  • Precious Things of the Lasting Hills. 海外基督使團,1977年。
  • Second Mile People. Shaw Books,December, 1999.
  • Nests Above the Abyss. 慕迪出版社,1964年。

關於作者

李亞丁

作为世华中国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员,李亚丁博士现担任《华人基督教史人物辞典》(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的执行主任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