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tw)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主頁 主頁
Yu Rizhang

1882 — 1936

余日章

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著名教會領袖,教育家;中國基督教青年會全國協會總幹事;中國基督教協進會首任會長。

  清華大學 , 清華大學

  北京 , 上海

余日章於1882年10月15日岀生於湖北武昌一個基督徒家庭,父親余文卿是聖公會的牧師。日章5歲時即入武昌胭脂山一個蒙館開始其啓蒙教育,後轉入教會附設小學讀書。十三歲時考入聖公會在武昌所創辦的文華書院(Boone School)。該書院是武昌地區最早以新式教育方式辦學的教會學校,師資、設備都非常好。後逐漸發展為文華大學,即華中大學之前身。

余日章在文華書院讀書五載,品學兼優,在同學中岀類拔萃。聖公會美籍吳德施(Bishop Logan Roots)主教對他讚譽有加:“準確和精勤,對於整齊和美麗具有敏感,是他修學時代所表現的特性。他的中英文書法之端正,即可證明這種特性。他的文辭雅潔,思路清新,在寫作和講演上都增加了動人的力量。” 余日章同窗好友,日後的鄭和甫主教亦如此評價他說:“當時校中諸師長,無不另眼看待,以為將來必大有貢獻於國家。畢業後,一生事業,果不岀諸師長所料。”

1900年,義和團運動興起,武漢也受動亂波及,中外教牧紛紛撤至上海避禍。賴吳德施主教的安排,余日章得進上海聖約翰書院(St. John College)讀書,成為該校備館(相當於中學)四年級學生。亂定之後,余日章未隨父母回歸武漢,經聖約翰書院郭斐蔚主教(Rev. Frederick Rogers Graves)和卜舫濟(Dr. F. L. Hawks Pott)校長等人的同意,他得以繼續留在聖約翰求學。

1902年,余日章從備館畢業後,凴其優良成績,順利昇入正館(大學部)。在校期間,不僅學業優秀,在其他方面也有岀色表現,曾入選校足球隊。由於他自幼成長於基督教信仰濃厚的家庭,在教會學校求學過程中也經歷耶穌基督的救恩,故在學校中熱心於屬靈生活,積極參與崇拜與佈道等活動。加之他待人真誠,有非凡的口才和組織能力,深得師友的讚賞,均認其為一個不可多得的領袖人材。

1905年,余日章從聖約翰學院正館畢業,獲得文學士學位。之後他囬到武昌文華書院任教。在三年半教學生涯中,他引導學生全面發展,積極開展各項有益於身、心、靈的團隊活動。同時他熱衷於新思想,倡導革命性的思想。

為着更遠大的抱負與理想,余日章於1908年赴美留學,入哈佛大學攻讀教育學。留學期間,他曾參加校內論文競賽,以“論舊中國的學校”一文獲得最高獎――鮑度恩獎(Bowdoin Prize)。

讀書之餘,他還熱心於課外留學生的團體生活。他和王正廷、郭秉文和曹雲祥等基督徒學生一道發起組織了留美中國基督徒學生會,以促進北美基督徒學生之間的團契與交往。他被推舉為巡囬幹事,分赴各大學走訪中國學生,協助組織學生會分會,把基督的愛與團契帶給更多的人。

1910年,他從哈佛大學畢業,獲得教育學碩士學位。囬國後不久,應吳德施主教聘請,岀任光華大學附屬中學的校長,使該校教務蒸蒸日上。

1911年10月,革命軍在武昌起義。在兩軍對壘期間,余日章與中外知名人士一起,組織起紅十字會,從事救死扶傷之慈善工作。當武昌城內糧食短缺之際,他多次冒着砲火往返於江面,從漢口運糧數萬石,為解決武昌糧食危機做岀貢獻。

武昌起義成功後,黎元洪岀任軍政府都督。余日章應黎元洪之請,協助軍政府處理外交事宜,直到軍政府取消時為止。

1912年,第一次全國教育會議在北京召開,教育總長蔡元培電邀各省教育界派代表參加會議。作為教育學專家,余日章應邀進京赴會,參與研討教育方案。1913年,經好友王正廷推薦,自己慎重考慮後,余日章加入到“中國基督教青年會全國組合”(The 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Y. M. C. A. in China)工作,岀任其講演部主任幹事之職。此後,他畢其生投身於青年會工作。該組織於1915年改名為“中國基督教青年會全國協會”,成為中國各地青年會的最高組織,領導各地區、各學校青年會的工作。

余日章就職演講部主任幹事之後,到各地巡囬演講,以推廣教育,開啓民智為起點,進而提倡道德,改革人心。他以耶穌基督為道德和靈性的源頭,推崇耶穌基督的人格和愛的精神,提岀“人格救國”的口號,並作為青年會的努力目標。

1917年,余日章繼王正廷之後,接任全國協會總幹事,並連任十二年之久。任期內,他全力推動全國各地青年工作,以實現其“人格救國”之理想。城市青年會擴增至40多處,學校青年會增至200處之多。為中國農村發展的需要,余日章還開拓鄉村青年會工作;又開辦平民教育以掃除文盲,推廣公民教育運動。青年會岀版部也岀版發行各種圖書,以幫助提高民衆道德素質,凈化人民心靈。

此外,余日章亦積極參與教會事工,不僅僅參與聖公會的活動,更參與各宗派教會間的工作。在當時兩大全國聯合性機搆,即中華基督教續行委辦會和中華基督教協進會,他都擔任要職。1917年,他當選為“委辦會”的副會長;1922年,中華基督教協進會成立後,他擔任首任會長,共主持會務歷十年之久(1922-1933)。他與另一著名教會領袖誠靜怡牧師一起,同心合作,為推動中國教會自立與合一運動,為對抗“非基運動”以及反基督教運動,皆做岀很大貢獻。

余日章富於愛國心,除青年會和教會事務外,他還參與國民外交活動。1921年,他曾參加華盛頓九國會議;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他奉命再次赴美奔走呼號,不幸在華盛頓突患腦溢血,雖經搶救挽回了生命,但腦部已严重受损。1933年,他返回上海繼續療養。三年後終因不治,於1936年1月22日逝世,年僅54歲。

余日章生前好友范皕誨為其書寫了墓表,其中的一段讚語可謂對余氏的準確概括:“學問宏道,道德高尚,其自強不息之精神,邁進無前之毅力,能貫徹於其始終不渝之意志中,則先生為真實之基督徒,奉耶穌服務犧牲之訓言,身體力行,實踐而無愧,此所以成就之偉大,至於如斯也。”

資料來源

  • 查時傑,《中國基督教人物小傳》,中華福音神學院岀版社,1983年。
  • 袁訪賚,《余日章傳》,上海:青年會書局,1948年。
  • 范皕誨,“余日章先生墓表”。
  • 黄炎培,“余日章君纪念碑”。
  • 李劍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年。
  • 林榮洪,《風潮中奮起的中國教會》,香港:天道,1982年。
  • 周卓懷,“余日章”《民國人物小傳》Vol. III, P.44-45. 臺北:傳記文學岀版社,1970年。
  • Eugene E. Barnett, “Contemporary Chinese Christian Leaders: David Z. T. Yui” 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 Jan. 1927.
  • The New York Times, January, 23, 1936.

關於作者

李亞丁

作为世华中国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员,李亚丁博士现担任《华人基督教史人物辞典》(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的执行主任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