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薌蘭,山東人,生於一個貧困家庭。自幼聰明好學,父親早亡,母親無力供她讀書,適逢基督教會在山東辦學,她得以在教會小學讀一、二年級。因學習成績優良,傳教士介紹她轉入徐州教會所辦的孤濟堂半工半讀了四年。13歲患腸熱病,高燒數日,最終活了下來,但燒退后三個月不能走路。
1921年,張薌蘭中學畢業,同年考入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即“金女大”)。為籌學費,她在四年制學業中,三進三出“金女大”。她曾在中學教課,最后又回到“金女大”上了一年學,靠獎學金及勤工儉學完成了學業。1928年畢業;1931年在美國芝加哥西北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948年在美國弗吉尼亞學院獲得心理學博士。后來因在美國全國博士會考中奪得第一名,而榮獲“第十四塊金鑰匙”獎牌,并獲得終身教授的待遇。
1931年,張薌蘭回國辦教育。先在樂德女中,后在浙江湖群女中任教并兼教導主任。1932-1936年,任南京明德女中、小學及幼稚園校長。任職期間,辦理了教會學校在中國立案的手續,還創立了婦孺洗澡堂、游戲場及失學少女識字班。她用自己的工資為明德女中修建了傳達室和圍墻。
抗戰初期,張薌蘭在美國留學。她利用在教堂講道和在大學講學的機會,為祖國的中學教育與“金女大”募捐。1940年初,在抗日戰爭艱苦的歲月里,她又回國到成都“金女大”協助吳貽芳校長工作。作為“金女大”的訓導主任,她是吳貽芳的得力助手。她與師生們一起上街宣傳抗日,下鄉進行社會調查。吳貽芳出國期間(1943-1944年;1945-1946年),張薌蘭主持校務,參加過五所教會大學(華西、燕京、齊魯、金陵、金女大)的校長會議。她在“金女大”主講倫理學,以她的真誠和熱情博得學生的尊敬。
1947年,張薌蘭去美國攻讀第二博士學位;1949年學成之后到英國伯明翰大學賽利歐克學院講學。得知南京解放的消息后,她馬上義無反顧地踏上歸途。解放前她是一級教授。解放后評級,她被降至五級。面對不公正待遇,她平靜處之,不為名利,踏實工作。
“文化大革命”期間,她被斗爭過,被打過,心靈和身體倍受摧殘。但她心里仍一直記掛著其他“金女大”的同事。在疾病嚴重時,遇有內查外調的人前來了解校友情況,她本著認真負責的精神,盡力保護別人;同時她也一直與吳貽芳保持書信聯系。
1970年1月6日凌晨3點20分,正值農歷大寒,室內結冰的日子。張薌蘭留下最后一句話:“我要睡覺”,就安詳地離開了人世。她的骨灰存放在北京八寶山三年。1990年,由她的養女張志將她的骨灰從北京帶到她的母校所在地——南京,安葬在邁皋橋基督教公墓內。
資料來源
- 全一虹等著,《吳貽芳的教育思想與實踐》第三章“金女大特色的形成”。
- 金女大校友會,《金陵女兒》第一集中張志所撰寫的“我的養母張薌蘭”一文。
關於作者
作者系金陵女子大學校友,現居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