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4  — 1907

麥利和

Robert Samuel Maclay

美國基督教美以美會傳教士。1847年來華,在福州宣教25年之久,建立了天安堂。其後又到日本和朝鮮宣教15年,先後在東亞三國宣教長達40年,實屬罕見。

早年背景

麥利和(Robert Samuel Maclay)於1824年2月7日出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富蘭克林縣的康科德(Concord in Franklin County,Pennsylvania),弟兄姐妹共9人。其家庭的信仰背景原屬基督教長老會,但父親羅伯特·馬克萊(Robert Maclay)後來卻成了一個熱心的美以美會傳道人;在政治上他是民主黨的支持者。母親則是來自北愛爾蘭的移民。

1841年秋,麥利和進入迪金森學院(Dickinson College)讀書,在校期間,其信仰在約翰·麥克林托牧師(Rev.John McClintock)的影響下,奠下了良好的基礎。1845年7月,麥利和從迪金森學院畢業,獲得文學士學位;接著又繼續攻讀並且獲得碩士學位。完成學業後不久,在美以美會在巴爾的摩舉行的一次大會上,麥利和被按立為牧師,遂于1847年9月10日,麥利和如願成為一個宣教士,為美以美會(The Methodist Episcopal Missionary Society)所派,前往中國宣教。

來華宣教

同年10月12日,麥利和搭乘“保羅·瓊斯”號輪船啟程前往中國,經過6個月的航行,於1848年4月12日抵達其宣教目的地中國福州。由於他所面對的是一個講福州話的環境,所以為了方便宣教,他到達福州後,即開始潛心學習、研究福州話。

1850年7月10日,麥利和與Henrietta Caroline Sperry小姐在香港結婚。一年後,他們的第一個孩子Eleanor Henrietta Maclay出生。麥利和夫婦一生中共生育了五子三女,其中六人都出生在東亞。不過,八個子女中有四個在幼年時就由於傷寒或其他疾病而夭折。

麥利和很有語言天賦,很快便能夠用福州話講道並與人交流。他努力傳道,殷勤工作十年之後,才得到一人信主,這個人是長樂人丁安(Ting Ang),1857年7月14日,麥利和為他施洗,使之成為美以美會在東亞地區的第一位信徒。在接下來數年裡,雖然進展緩慢,又先後有多人受洗歸主。

從1848年來到福州,到1873年轉往日本宣教,麥利和在福州辛勤耕耘、勞作長達25年之久,把福音傳遍福州以及閩北等地,帶領當地人信主。他先後擔任過福州宣教團的總監和司庫、福州美華書局主理等職務。他還長期從事文字工作,著有《生活在中國人中間》(Life Among the Chinese,1861年)等書。他與美國公理會的摩嘉立牧師合作編撰了《福州方言拼音字典》(The Alphabetic Dictionary in the Foochow Dialect, 1870)和《榕腔初學撮要》(Manual of the Foochow Dialect, 1871),他也是把新約全書翻譯成福州話的委員會成員之一。他所作的許多開拓性的事工,為美以美會在福州的建立與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為後來的宣教士鋪平了道路。

籌建天安堂

此外,麥利和的一大貢獻是他主持修建了福州著名的基督教堂——天安堂。1856年(清咸豐六年),麥利和先在福州南台茶亭主持建造了美以美會在福州建造的第一座教堂——真神堂。稍後他又在倉前天安里主持建造天安堂(Church of Heavenly Peace),並于同年10月18日落成,成為美以美會在福州、也是在整個東亞地區建造的第二座教堂,只比真神堂晚落成幾個月。該堂耗資1500兩銀圓。據《福州美以美會年史》稱,因“以世人爭趨名利,不求天錫之安,故取基督勞苦負重就我,我錫爾安之意以啟之”,故此,麥利和為這座教堂定名為“天安堂”。

1866年(同治五年),福州美以美會在天安堂召開了第一屆佈道年會,將福州宣教區劃分為真神堂、天安堂、福音堂、小嶺堂四個教區,並陸續差派宣教士到福清、興化、古田、南平、江西省九江以及北京等地宣教,建立新的教區。天安堂對面曾設立“美華書局”,由麥利和擔任主理。1877年(光緒三年)以後,天安堂正式成為美以美會福州年議會的所在地。

1897年(光緒廿三年),黃治基牧師籌集銀兩萬元將天安堂擴建為千人大教堂,並在此紀念美以美會傳入福州50周年。該擴建工程由加拿大籍美國建築師西德尼·羅斯·巴德利(Sidney Rose Badgley)設計,於1897年建成。1988年,這座教堂被福州市政府定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然而在1996年,該教堂建築卻被拆除,重建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新建築,於1999年10月落成。這座新的天安堂面積達2300平方米,可容納1500人聚會。

赴日、韓宣教

麥利和的宣教事工不只限於中國,他更把福音拓展到日、韓兩國。1870年,他寫信促請美以美會差會前往日本開拓宣教工場。1872年,當他回美國休假時,在美以美會的一次大會上,發表了一篇關於教會的責任與機會的演講,引起與會者強烈的反響,監督們一致贊成麥利和前往日本,負責拓展宣教事宜。1873年,麥利和夫婦奉差前往日本橫濱。同年8月,麥利和與其他幾位宣教士在其橫濱住所,成立了美以美會日本差會,然後分派宣教士到四個日本城市宣教,麥利和則坐鎮橫濱總部。

在新的宣教工場,麥利和再次受到語言的挑戰,他用了一年時間學習日語。1874年6月他們召開了第一次年會,麥利和在會上報告了他們的進展情況,此時他們在橫濱已經建立了一個小禮拜堂。1875年,麥利和在其報告中提到,他們在日本已經建立起第一座教堂和主日學,信徒人數在增多。在1876年舉行的第三次年會上,麥利和報告說,已經有超過100名日本信徒受洗加入教會,還有同樣數目的慕道者。同時他還報告了教會學校的建立情況,以及基督教著作的翻譯情況。在大會上,麥利和充分展示了他用日語講道和記錄的能力。經過十年的努力,到1884年時,美以美會在日本已經擁有1000多名信徒。

在日本拓展宣教事業期間,麥利和也付上了很大的代價。1879年,他的妻子卡羅琳在橫濱的一次禮拜儀式中彈風琴時突發腦溢血,很快就去世了,死後被安葬在橫濱的一個公墓裡。多年的勞碌和壓力使麥利和積勞成疾,1881年,他的醫生要求他必須回國休養。這時,他又再次前往中國福州,在倉山創辦了鶴齡英華書院以後才回到美國休養。

1882年6月6日,麥利和與Sarah Ann Barr結婚,婚後他們沒有生育子女。在進行了充分休養之後,麥利和再去日本。1883年,麥利和應John F. Goucher牧師邀請前往朝鮮,考察在那裡建立宣教機構的可能性。麥利和隨即從橫濱啟程前往朝鮮,於1884年6月24日到達朝鮮首都漢城(今首爾)。他又在那裡辛勤工作了三年之久,直到1887年,也就是他在東亞地區三個國家從事宣教工作40年後,最後返回美國。1907年8月18日,麥利和在美國洛杉磯家中逝世,享年83歲。麥利和在東亞從事宣教工作長達40多年,是罕見的將福音傳至中日韓三國的宣教士,在福音、教育與文字事業等方面均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資料來源

  • Robert S. Maclay “A Fortnight in Seoul, Korea, 1884” and “Commencement of the Korea Methodist Episcopal Mission,” Gospel in All Lands 22 (August 1896): 354-356, 498-502.
  • Everett N. Hunt, Jr., Protestant Pioneers in Korea (1980)
  • L. George Paik, The History of Protestant Missions in Korea, 1832-1910 (1971)
  • Charles D. Stokes, “History of Methodist Missions in Korea, 1885-1930” (Ph.D. diss., Yale Univ., 1947).
  • Bonnie Scott, “Robert Samuel Maclay: Methodist Episcopal Missionary, 1824-1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Internet Archive WayBack Machine, 2007.
  • Baker, Gordon Pratt, Those Incredible Methodists: A History of the Baltimore Conference of the United Methodist Church. Nashville: Parthenon Press, 1972.
  • 福州老建築百科(fzcuo.com)。
  • 維基百科等網絡相關資料。

關於作者

李亞丁

作為世華中國研究中心的資深研究員,李亞丁博士現擔任《華人基督教史人物辭典》(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的執行主任和主編。